第十一集
戴兴来到县长办公室,不料和省信访局的赵处长发生了冲突。
见了书记,戴兴反复一句话就是坚持非马上调回政府办不可,这个镇长是彻彻底底干够了。吕县长听说马辛春住院的事之后好言相劝:你要走了,这杨河沟的行政工作谁来主持啊?戴兴说:您随便,派谁去都行,反正谁去都比我强。说来说去说不通,看见书记真动怒了,戴兴才冷静下来,呐呐半晌一五一十讲了自己遭遇的困难。
第十二集
众人一直追出几里地才把立仁捞上来,但已经晚了。
戴兴急忙赶到镇卫生院,立仁刚刚被白被单罩起来。月华哭晕了……
去省城医院的路上,马辛春巧遇乔娟,在乔娟的帮助下,马辛春住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胃癌晚期。
单荣投资度假村的钱打了水漂,欠下了账。
第十三集
立仁事件后,戴兴下决心要给杨河沟镇把桥修起来。无奈之下来到县城找到县长:我好不容易弄了个度假村给黄了……县长让戴兴回去好好想想,有了什么方案再一起议。戴兴看着县长走得背影木然。
戴兴不冷静地突然出现在县常委会上:杨河沟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我求求你们了,给我拨点儿钱吧,十几万就行,让我把桥修起来吧。此举打动了县委领导,钱拨下来了。
周允明来了,并且带来了一个大好的消息。他说这两天省里拨到财政局一批款子,他准备利用自己的一点儿权利暂时先挪给杨河沟。不过……周允明最后很严肃地说:朋友,我这可是顶着雷的。钱你们可以用,但是两个月之内,等你们的行政拨款一到马上要还。
戴兴仔细琢磨了一个晚上之后,召集了全镇干部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就一项议程,用这笔钱在河滩上修一座桥,全体通过。
第十四集
说偶然呢偶然之极,说必然呢,也许是倒透了霉该转运了。在整理那堆落满灰尘的旧图书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勘测资料的残页,看样子像是矿产资源普查报表。因为那上面有杨河沟字样,郭老师着急忙慌地拿给戴兴看。
开矿?戴兴兴冲冲地去县城找月华。月华说表基本上都是从县图书馆捡剩捡来的。
到了图书馆,月华找到了副馆长。管理员把所有矿产勘探方面的书籍资料找了一遍,没有。副馆长想了半天,说那估计就在县政府的档案室了,他们经常到图书馆来翻找东西,借走从来就没归还过。
最后他总算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证明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道理。戴兴打电话给退休的老局长,获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杨河沟确实有铁矿,可能是因为当初勘测的时候储量小就没有开发。戴兴着急问如果真有,我怎么开这个矿呢?老局长说一你得取得国土局的许可证,二你得找到一位具备相当资格和实力的开发商乔光玺。
第十五集
隔天乔光玺回来,见着戴兴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是乔娟的男朋友?戴兴吓了一跳。戴兴补充还是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镇长只是代理。乔光玺很爽朗地笑,我听乔娟说了上次你们桑拿房的故事。
乔光玺对黄川铁矿的事了如指掌。他告诉戴兴六十年代自己从北大地质系毕业之后就分配在黄川县的地矿局。六十年代的那份资料是通过我国刚发射的卫星,利用摇控勘测技术绘制的。杨河沟处于那条矿脉的边缘,因为储量小就一直没有开发。最后乔光玺笑嘻嘻地做了个总结:我是个商人,商人就要计算成本和利润的比值。一座小型矿投资也得几百万,按照我们的行规,如果产出没有它的五倍以上就不能算是个买卖。
看戴兴一脸的失望,乔光玺转移话题说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老乡。
乔娟百思不解地来到医院,借看望老马的机会,问起戴兴与单荣的关系,马辛春:他们就是工作关系。